科普之家

当前位置:首页头条 > 安徽又又又放归扬子鳄了~野外遇见它们要跑吗?

安徽又又又放归扬子鳄了~野外遇见它们要跑吗?

时间:2023-06-07 01:14:16 来源:科普之家 作者:科普中国 栏目:头条 阅读:42

近日,2023年扬子鳄野外放归活动在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完成,分批次放归共200条人工繁育的扬子鳄。2019年,安徽启动5年放归1500条扬子鳄的规模化放归计划,今年是五年放归的最后一年,累计放归的人工繁育扬子鳄达到1608条。

图片

看到这条新闻,有网友惊呼:“野外遇到鳄鱼可怎么办?”

带你了解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扬子鳄↓

图片

图库版权图片,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

01

胆小怕人是因为实力差?

扬子鳄主要栖息于长江流域。相比绝大部分鳄鱼,扬子鳄身形短小,体重一般不足40千克,一般体长在150~180厘米,最大个体长约246厘米。

扬子鳄头吻短而扁平,尾部呈扁平状,尾长占据整个身体的一半,尾背棱嵴如锯齿一般,尾既是游泳器官,也是攻击武器,俗称“铜头铁尾豆腐腰”。

尽管全身都是坚硬的铠甲,但它看起来并不“凶神恶煞”,甚至有网友笑称:“扬子鳄的侧脸好像小狗。”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图库版权图片,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

有时候,扬子鳄会发出类似猪叫的声音,因此它们有个更接地气的名字——猪婆龙

憨憨的外表、独特的叫声,扬子鳄似乎成了鳄鱼家族的异类。由于幼崽成活率低,加上人类活动、气候变化的影响,它们的生存状况一度十分艰难,濒临灭绝。

为了保护它们,2003年起,扬子鳄主要栖息地区之一的安徽省,开始进行试验性放归活动。2019年,在总结试验性放归的基础上,正式启动5年放归1500条的规模化放归计划。

今年,当地精挑细选出200条体格健壮、亲缘关系较远、雌雄比例合理的人工养殖鳄,于6月1日全部放归完成。

工作人员在它们身上植入了识别芯片,还为其中46条安装了卫星定位装置,以便更好地监测它们的生活状态——装置被固定在尾部上方,几乎不会对它们的行动造成影响。

放归扬子鳄时,不用太过紧张:一打开箱子,它们就一溜烟躲水里藏起来。此前,还出现过扬子鳄被抱进水里的场景,有网友笑称:彻底坐实了“国家一级保护废物”的名号。

图片

这与扬子鳄温和又社恐的性格分不开。尽管“亲戚们”几乎个个都是“霸主”,但它却是鳄鱼家族的“异类”。

它们天性敏感,吃东西时听到异常声响会瞬间警觉,迅速带着食物离开。

当发现有陌生人靠近,感知自身可能遇到危险时,它们会扭动身体,似一阵风一样逃走。

图片

池塘里掉进一块石头,它们惊慌到集体失守;看到洗衣服的奶奶拿着棒槌一顿猛敲,它想讨食又不敢靠近……

图片

有传言称,这些年国内唯一一起扬子鳄伤人事件,是有人看到它们后受惊吓摔伤的。

不过,胆子小的扬子鳄并非“战五渣”。成年后,它们可爆发出600公斤的咬合力,咬碎乌龟壳、硬骨头不在话下,尾巴还能轻易把人打出血痕。

因此在野外遇到扬子鳄,切记不要喧哗,不要靠近,更不要喂食,以免发生意外——不过更大的可能是,它们逃得比你快。

02

吃饭、生娃都很“佛系”

却对修房子不遗余力

相比捕食斑马、野猪甚至猎豹的凶猛鳄鱼,身材娇小的扬子鳄以鱼、虾、螺、河蚌以及蛙类为主食,有时捕食龟鳖、禽类以及小型哺乳类动物。

它们会发起突然袭击,靠“武力”将猎物拿下。

图片

但很多时候,它们还会采用“坐等”的捕猎方式:身体浮在水面假装是枯木,待鸟类、蛙类等驻足停留时,它会缓慢下沉身体,引导目标物向其头部移动,最终一举拿下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它们一年中约有半年时间不吃不喝。当气温持续低于20℃后,扬子鳄就会停止摄食,行动迟缓,进入冬眠状态。

图片

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,扬子鳄结束冬眠后身上长满苔藓。

在约半年的“活动时间”内,它们还有着和人类一样的爱好——晒太阳。扬子鳄是变温动物,适宜体温是28~33℃,当身体温度低于这个区间,它们会想办法为自己升温;体温过高时,又会进入水中给自己降温。

扬子鳄以卵生方式繁殖,就连后代的性别也是由温度决定的。它们体内没有性染色体,孵化时的温度越高,雄鳄的比例会越大。

图片

它们十分热衷搞基建,是名副其实的“建筑大师”。凭借高超的挖洞本领和设计才能,它们的别墅实用又豪华——选址一般在河岸,房间众多,功能齐全,有通往池塘与岸上的多个应急出口。

03

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扬子鳄?

扬子鳄有着“活化石”之称,被视为龙的原型之一,古称作鼍(tuó)。

图片

山西省博物院文物龙形觥,是商代晚期“方国”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品。觥,是一种盛酒器,器身的两侧发现饰有鼍纹和夔龙纹,特别是鼍纹在青铜器中极为少见,鼍即扬子鳄。

但很长时间内,由于自然环境变迁和人类活动干扰,扬子鳄栖息环境被破坏,栖息范围急剧减少,其种群数量锐减,使得该物种处于极度濒危状态。2005年一项调查预估,野生扬子鳄种群不足120条。

作为爬行动物,它们在湿地生态链中担任着食物链顶端的重要角色,对维护湿地生态、维持物种平衡都有着重要作用。

为了保护它们,我国建立起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进行野外保护和人工养殖;恢复植被、净化水质,为它们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;安排巡护员持续开展监测保护工作……

民间保护力量也在发力。40多年前,安徽南陵县村民张金银在田里劳动时,意外发现了野生扬子鳄,向相关部门报告后,他和老伴承担起了照看扬子鳄的重任。

如今,他的孙子张晟成为第三代“护鳄人”,每天巡护,保护扬子鳄不受外界打扰。当地的扬子鳄,也从最初的6条发展到了60余条。

小时候,张晟曾问爷爷:“爷爷,要是我到了你的年纪,这个塘里还会有扬子鳄吗?”

当时,张金银坚定地回答:“有,保护好就世世代代都有。”

图片

目前,在各方努力下,野生扬子鳄数量稳中有升。愿这一古老的生灵,能永远陪伴我们。万物共生,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个星球上的美妙生物。

来源:央视新闻
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jjcc.cn/kepu/80931.html,文章来源:科普之家,作者:科普中国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!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