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之家

当前位置:首页军事 > 【科普中国军事科技】在现代空战中无人机集群作战究竟有何优势?

【科普中国军事科技】在现代空战中无人机集群作战究竟有何优势?

时间:2023-03-20 01:48:20 来源:科普之家 作者:光明科普 栏目:军事 阅读:67

俄乌冲突爆发以来,双方频繁将无人机等无人化装备投入战场,在情报收集、侦察监视、精确打击、舆论战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,无人化装备在战场上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。然而,战场局势瞬息万变,复杂的作战环境以及作战双方日渐上升的装备技术水平,让单一无人武器装备的战斗力变得捉襟见肘,无人装备孤军奋战也难以取得显著战场优势。在这个大前提下,无人集群装备这一概念应运而生。放眼未来战场,无人集群装备将扮演何种角色?无人集群作战的优势有哪些?我们一起来剖析一二。

图注:无人机已成为现代战争重要装备

无人集群装备,这是源于自然界生物的群体生存策略,即通过数量优势实现生产力、生存力以及战斗力的提升。以美军在近几年的装备发展作为切入点,可以总结出无人集群作战的优势。

一是****无人化以突破人类生理极限。当前,有人飞机的最长航时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飞行员的生理耐受力。比如B-2飞机在伊拉克作战行动中的战斗飞行时间最长达39个小时,而常态化作战中飞行时长仅仅只有个位数。相较之下,MQ-1无人机几乎可以终日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上空持续执行任务,而在美国本土操控它们的机组人员仅需要进行每4个小时的轮班,即可持续工作长达数年时间。

图注:美军测试中的小精灵无人机

二是****轻量化以便战场投放。2015年3月,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完成了“郊狼”无人机的试射工作,这款无人机的长度仅0.91米,翼展不过1.47米,重量只有5.9千克。让人耳目一新的是,“郊狼”无人机可通过折叠进一步缩小体积,投放后能像弹簧刀一样快速伸展。小体积、轻重量的优势使美军可在同等条件下投放更多无人机。

三是****低成本以供规模生产。智能无人集群装备的发展重点不在于新装备的研发,而是加快实现规模效应,大幅降低生产成本、缩短生产周期,以便快速形成战斗力。目前,无人机的核心MEMS微型惯导,其成本价格已经可以做到10美元/个,而最小的GPS重量仅0.3克,价格仅5美元/个。基于其低成本、生产快的特点,即便采用自杀式攻击摧毁敌方设施,也能在达到预期作战目标时承受其带来的成本。

图注:MQ-9“捕食者”无人机

四是****多样化以满足需求。无人车方面,由英国BAE系统公司研发的“黑骑士”无人战车具有良好的机动能力,依靠先进的传感器设备,具备完全无人驾驶能力,能协助主战坦克进行作战。由美国通用动力陆地系统公司研发的MUTT无人车,可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执行各种任务,任务能力包括作战、侦察、向前方作战基地运送弹药以及从战场上撤离伤员。无人艇方面,美国ACTUV项目研发的“海上猎手”无人水面舰艇,配备了最新的传感器、雷达和声纳,可以及时发现和分类水下/水面目标。“海上猎手”每次出海时间可达3个月,之后仅需要进行加油和基本维护,并且能与P-8“波塞冬”反潜机,MQ-4C无人机以及专用声纳浮标进行联合巡逻。无人机方面,2020年,美国陆军将“黑鹰”直升机作为发射平台,在飞行状态下成功发射“阿尔提斯”600无人机,并成功接收到无人机上传的实时视频。美国陆军欲让机载无人机具备集群作战能力,一架“黑鹰”直升机计划可以搭载6架无人机进行编队作战,还能够与美军其他军种的无人机实现信息交互与联合作战。

未来,随着智能控制技术的深入研究,开发无人机自主集群系统已成为各国发展无人机的重点方向。在协同作战的加持下,无人集群系统将展现出比有人系统更高的智慧性、协调性和自主性。不管是无人、集群、自主的研究深度,还是海面、陆地、水下、空中的部署广度,当前的国际前沿都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海战场的“鱼群”,陆战场的“蚁群”,空战场的“蜂群”将以自主决策形式,甚至跨域联合作战形式投入实战,这对未来战争提出了严峻挑战。

专家简介:翁宗波,军事装备科普专家,主要从事国内外高科技装备、各兵种主战装备、联合作战战略战术等方面的研究,先后在《解放军报》《中国国防报》《兵器》杂志等军事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0余篇,个人荣立三等功1次。

出品:科普中国军事科技前沿

作者:翁宗波(军事科普作家)

策划:金赫

科学审核:费伯禹(资深军事编审)

监制:光明网科普事业部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jjcc.cn/kepu/69774.html,文章来源:科普之家,作者:光明科普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!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