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普之家

当前位置:首页人物 >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│ 张维:让灾难深重的祖国富强起来

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│ 张维:让灾难深重的祖国富强起来

时间:2023-03-10 01:32:15 来源:科普之家 作者: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 栏目:人物 阅读:69

“救国已成为那个时代青少年的共同愿望,科学救国、工业救国、教育救国的思想在我心中逐渐形成,希望到国外深造,求得更高深的学问,日后报效祖国的愿望日益加深。”

*——摘自张维《留德八年的酸甜苦辣(*1938.7—1945.9)》

从少年时代起,张维就耳闻目睹了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对中国的侵略。然而,腐败的国民政府对外不能抵御外侮,对内不能强国富民。面对“国破民穷”的悲惨局面,那一代知识分子立志“科学救国”,想以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自己,为使灾难深重的祖国富强起来出一份力。

发生在初中阶段的一件事,对张维初步形成爱国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。“三·一八惨案”前,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激起了师生们的极大愤慨。在校长和老师们的带领下,张维和同学们向天安门进发,参加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。一路上,他们挥舞着旗帜,高喊“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”的口号。“亲自参加到这样雄壮庄严、富有战斗气氛的群众队伍中,听到愤怒斥责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的正义声音,我们受到了极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,在幼小的心灵中打下了‘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’的印记。”几十年后,张维如此回忆。

1944 年10 月,张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德国皇家柏林工业高等学院(柏林工业大学的前身)工学博士学位。为了掌握祖国工程建设所需的先进技术,他想办法与为我国小丰满水电站建造大型水轮机的瑞士埃舍尔-维斯机械厂取得联系,获准在该厂担任研究工程师。1946 年5 月,得知可以回国后,张维取得厂方同意,中止了合同,不等银行存款解冻,他就带着仅有的一点积蓄,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的帮助下,携家人从法国马赛港搭船,踏上了归国之路。

回国一年后,张维受聘于清华大学。1948 年12 月,清华大学先于北平解放,张维如饥似渴地学习、了解新思想、新事物。在清华大礼堂听报告的人群里,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他在认真地记笔记,他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开创新中国工程教育的事业中。

1951 年到1991 年,张维先后承担了繁重的行政、教学与科研管理工作,还有多项社会兼职,经常超负荷忙碌,但他总是愉快地服从国家的安排,几十年如一日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。

1949 年春夏之交,张维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同班同学刘仁(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部长、市委副书记)多次来访畅谈。谈到知识分子的最后归宿,刘仁认为应该参加中国共产党:“革命胜利后,在建设时期也还要经受住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,日子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平静,所以,解放后知识分子参加共产党、增强党的力量,是完全应该的。”于是,学习共产党员为革命献身的精神,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工作,成为张维那之后的工作准则。

1949 年10 月1 日,张维作为清华大学的校工会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的群众游行。当队伍经过天安门时,他跟着大家振臂高呼:“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!”“中国共产党万岁!”看到新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光明的前途,他发自内心地拥护中国共产党。

1955 年,张维在北洋大学读预科时的老校长刘仙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时年65 岁——这给张维的思想带来不小的震动。回国以来,他亲身感受到新旧中国在教育和科学事业发展上的鲜明对比,而周围的共产党员为新中国努力工作的形象、诚恳待人的作风,更让他感佩不已。经过认真考虑,张维提交了入党申请书,并于1956 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虽然在我国学术界和清华大学拥有很高的地位,但张维从不以权威自居,而是将自己定位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,始终遵循入党时的誓言。在他仙逝后,家人遵照遗言,没有立墓碑,而是将他的骨灰撒在圆明园的湖里——显然,他的思想和风范将永远在人们心中竖起一座丰碑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bjjcc.cn/kepu/68282.html,文章来源:科普之家,作者: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!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文章评论